COD檢測儀的檢測下限通常能達到5mg/L,部分高精度儀器可低至0.7mg/L或2mg/L,具體取決于檢測方法與儀器設計。以下是詳細分析:
常規(guī)檢測下限
多數(shù)COD檢測儀采用重鉻酸鉀法或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,其檢測下限一般為5mg/L。當水樣COD值低于此值時,儀器可能無法準確檢測,需通過其他方法(如高靈敏度分光光度法或生物傳感器法)輔助分析。
高精度儀器表現(xiàn)
部分儀器通過優(yōu)化光學系統(tǒng)(如進口超高亮發(fā)光二極管)、精密比色池設計或波長配置(如420nm、470nm等多波長檢測),可將檢測下限降低至0.7mg/L或2mg/L。這類儀器通常適用于制藥、食品等對水質要求領域,能捕捉極低濃度的有機物污染。
檢測下限的影響因素
方法原理:重鉻酸鉀法氧化性強,但低濃度下反應靈敏度有限;分光光度法通過測量吸光度變化,對低濃度更敏感。
儀器設計:光源穩(wěn)定性、比色池材質、波長精度等直接影響檢測下限。例如,波長配置越豐富,儀器對不同濃度水樣的適應性越強。
環(huán)境干擾:氯離子、懸浮物等可能干擾檢測結果,需通過掩蔽劑或預處理降低影響。
實際應用建議
若需檢測低濃度水樣(如地表水、飲用水),優(yōu)先選擇檢測下限≤2mg/L的儀器,并關注其抗干擾能力。
對于高濃度廢水(如工業(yè)廢水),檢測范圍(如0-10000mg/L)和測量誤差(如≤5%)更為關鍵。